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2007年12月21日 星期五
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菸葉輔導站
主要以古蹟保存為主;舊空間再利用
延伸出輔導站對於早期種菸人的意義,
再擴大到當世代交替後,
對於社區、新移民、美濃人、外地人、觀光客
由小到大,輔導站除了可以扮演述說歷史記憶的功能,
更實際的是可以提供當地社區交流的空間,
或是讓外地來的遊客可以在這裡看到"現代美濃"。
進駐的社區團體:
*美濃後生會
美濃後生會成立於1998年,是一群來自美濃當地的青年團體,
對於家鄉土地的認知,以及維護客家的文化,著實熱忱地付出心力。
*泰安社區發展協會
1.關懷訪視2.電話問安諮詢轉介3.餐飲服務4.健康促進活動
*死田螺文化工作室
在地方文化理念志同道合的工作室。
*南洋台灣姊妹會
解決新移民生活中(家庭、自身權利)各種問題。
原有活動:
*後生會:會議室、休息空間、辦公室、公布欄、舞台
*社區:老人日托(活動筋骨)、教室、舞台
*姐妹會:幼兒托育、教室、辦公事、舞台
*共同:廁所、停車場、戶外空間
未來增加活動:
*後生會:提供研究住宿空間,提倡環保、愛護土地
*姐妹會:品嘗家鄉菜、手工教室、家鄉歌曲、舞蹈
*社區:地方季節性活動如:黃蝶祭、音樂祭晚上的舞台,或是支點休息站。
*觀光客:參觀整修後建築、了解輔導站對美濃的意義,
類似休息站可以提供短暫休息的場所
延伸出輔導站對於早期種菸人的意義,
再擴大到當世代交替後,
對於社區、新移民、美濃人、外地人、觀光客
由小到大,輔導站除了可以扮演述說歷史記憶的功能,
更實際的是可以提供當地社區交流的空間,
或是讓外地來的遊客可以在這裡看到"現代美濃"。
進駐的社區團體:
*美濃後生會
美濃後生會成立於1998年,是一群來自美濃當地的青年團體,
對於家鄉土地的認知,以及維護客家的文化,著實熱忱地付出心力。
*泰安社區發展協會
1.關懷訪視2.電話問安諮詢轉介3.餐飲服務4.健康促進活動
*死田螺文化工作室
在地方文化理念志同道合的工作室。
*南洋台灣姊妹會
解決新移民生活中(家庭、自身權利)各種問題。
原有活動:
*後生會:會議室、休息空間、辦公室、公布欄、舞台
*社區:老人日托(活動筋骨)、教室、舞台
*姐妹會:幼兒托育、教室、辦公事、舞台
*共同:廁所、停車場、戶外空間
未來增加活動:
*後生會:提供研究住宿空間,提倡環保、愛護土地
*姐妹會:品嘗家鄉菜、手工教室、家鄉歌曲、舞蹈
*社區:地方季節性活動如:黃蝶祭、音樂祭晚上的舞台,或是支點休息站。
*觀光客:參觀整修後建築、了解輔導站對美濃的意義,
類似休息站可以提供短暫休息的場所
愛鄉協進會與旗美社區大學總部
愛鄉協進會與旗美社區大學
愛鄉協進會與旗美社區大學總部 ,座落於美濃鎮福安社區之中。基地為一傳統客家伙房,四周多為老舊傳統房舍,本設計藉愛鄉協進會所推廣的社區總體營造課程與經驗,以總部為基地,繼而提供一個地方學術與創作的空間,呈現社區新特色。 美濃地方藝文工作者專長多元,有建築、造型、工藝等。透過他們的加入,社區即可增加多元化的人力資源,這些資源也將轉換為社區的資源,除此之外更鼓勵研究生進駐,將其學術成果融合社區發展,讓學生與社區聚落互惠互利,共創雙贏。
配合愛鄉協進會與旗美社區大學的課程,將藝文活動生根美濃,作為概念發想的主軸。以愛鄉協進會總部為中心,將藝文空間慢慢拓展至鄰近社區。並開闢社區裡新的公共空間與提供閒置的空間進駐 。
愛鄉協進會與旗美社大辦公空間
利用既有空間,目前愛鄉協進會之基地。 提供約二十名職員舒適便利的工作平台。再空間規劃概念上,將原本僅能使用之地面層空間向上延伸。創作一空中公園,可帶給社區居民及職員另一種不同的空間經驗及趣味性。
伙房空間
規劃設置表演平台與展示(圖書)空間,可提供作為教學成果發表之用途。平常亦可作為舉辦活動的場所,伙房內部空間修善,可提供愛鄉協進會職員辦公,進駐藝術家與學生住宿的使用。提升福安社區與美濃鎮的藝文氣息。
實驗農場
旗美社區大學所推廣的農事課程,在課程開闢前需實驗性的種植不同物種的農產品,以了解其習性與生長週期,即運用所得資料於農事教育課程。利用伙房後方的腹地,作為實驗農場的基地,規劃戶外教室,提供教學與職員戶外討論的空間。
愛鄉協進會與旗美社區大學總部 ,座落於美濃鎮福安社區之中。基地為一傳統客家伙房,四周多為老舊傳統房舍,本設計藉愛鄉協進會所推廣的社區總體營造課程與經驗,以總部為基地,繼而提供一個地方學術與創作的空間,呈現社區新特色。 美濃地方藝文工作者專長多元,有建築、造型、工藝等。透過他們的加入,社區即可增加多元化的人力資源,這些資源也將轉換為社區的資源,除此之外更鼓勵研究生進駐,將其學術成果融合社區發展,讓學生與社區聚落互惠互利,共創雙贏。
配合愛鄉協進會與旗美社區大學的課程,將藝文活動生根美濃,作為概念發想的主軸。以愛鄉協進會總部為中心,將藝文空間慢慢拓展至鄰近社區。並開闢社區裡新的公共空間與提供閒置的空間進駐 。
愛鄉協進會與旗美社大辦公空間
利用既有空間,目前愛鄉協進會之基地。 提供約二十名職員舒適便利的工作平台。再空間規劃概念上,將原本僅能使用之地面層空間向上延伸。創作一空中公園,可帶給社區居民及職員另一種不同的空間經驗及趣味性。
伙房空間
規劃設置表演平台與展示(圖書)空間,可提供作為教學成果發表之用途。平常亦可作為舉辦活動的場所,伙房內部空間修善,可提供愛鄉協進會職員辦公,進駐藝術家與學生住宿的使用。提升福安社區與美濃鎮的藝文氣息。
實驗農場
旗美社區大學所推廣的農事課程,在課程開闢前需實驗性的種植不同物種的農產品,以了解其習性與生長週期,即運用所得資料於農事教育課程。利用伙房後方的腹地,作為實驗農場的基地,規劃戶外教室,提供教學與職員戶外討論的空間。
要來福安國小做什麼呢???
以體驗農事為主 不只讓在地學生參與農事課程
也讓外地來的遊客 體驗種植 收割 包裝等等過程 (依季節而訂)
年紀小的小朋友可以參與簡單的體驗課程 像是 插秧 稻草人的製作等
年紀大一點的小朋友就可以跟爸爸媽媽參與 收割或是搭稻桿的活動
媽媽們可以學習製作傳統的料理 像是 醃漬黑豆等活動
也讓外地來的遊客 體驗種植 收割 包裝等等過程 (依季節而訂)
年紀小的小朋友可以參與簡單的體驗課程 像是 插秧 稻草人的製作等
年紀大一點的小朋友就可以跟爸爸媽媽參與 收割或是搭稻桿的活動
媽媽們可以學習製作傳統的料理 像是 醃漬黑豆等活動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美濃生態文化園區
美濃生態園區
「生態博物館 」或「主題性公園 」 ,與其發展脈絡與背景。「生態博物館」起源於歐洲,一般針對的是遺址或戶外的收藏品,如建築、雕刻等 ,或是完全重塑及模擬一個舊時的空間與活動,使參觀者如同回到歷史的時空。
而「主題公園」則起源於美國,一般遊樂園為招攬遊客所設計的展示或遊覽主題及消費方式。特別就文化意義與功能,兩者均有其缺陷與發展所遇到的瓶頸。前者常過於僵化,或將價值觀建構在某一時空,缺乏創新與比較的可能性;後者雖然在包裝及手法上均有突破,但強烈的遊樂性質往往掩蓋了教育與啟發的功能。
從園區多元化的目標與功能來看,它應該是多功能的設施,而非單向度的活動空間。由於不同功能的設施與活動可以相互支援並合在一起,例如傳承與推廣的活動,因此,若要給園區一個合適的形容詞,它可以是個「多功能的文化園區,一個以客家文化的傳承與推廣為其重點的生態博物館。
美濃生態文化園區對於客家文化與傳統產業之推廣、研究、與傳承活動;提供相互的支援與互動 就其遊憩與對外的功能而言,它提供了民眾參與園區活動的可能性,同時提供了民眾參與農事課程的機會;就傳承的功能而言,美濃愛鄉協進會與旗美社區大學提供了園區藝文活動以及未來傳統藝術傳承所需的資源,以及傳統藝術再生與推廣所需的人力與活力;就研究的功能而言,園區提供了愛鄉協進會和旗美社區大學一個與外界技術合作的教學平台 ,以及文化推廣與再生,助長一個有深度及有反省能力的發展機會。園區的多功能與互相支援的特性,足以構成對園區的想像,及規劃與設計的主要依據與原則。
園區空間意象
美濃生態園區雖以客家傳統文化與產業為主要焦點,但就其被賦予的功能及活動的設計,將不同於以往一般的民俗遊憩場所,因此園區的規劃勢必得跳脫一般民眾對於民俗村的刻板印象,才有利於展現客家傳統文化與產業在現實的社會環境下所可發展的空間與活力。
園區呈現一個傳統聚落的人文生態環境,作為一個客家文化園區的背景環境,其空間及建築形式也必然將反應及因循一些傳統的作法;但另一方面,園區活動設計的需求及其他基地與材料的條件等,也使得其空間形式與組織等須作調整,以符合實際的需求。美濃生態園區的意象應不再被鎖定在一個完全依循舊有的博物館或是主題公園形式中,反而以客家傳統內涵為基礎,並考量實際環境與活動需求的創新方向 才是美濃生態園區空間規劃與設計所要追求的目標。
一座活的博物館
美濃生態園區與一般以遊憩設施為主的主題公園不同之處,在於一方面”園區”內的美濃居民從早到晚生活在其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包括農民、傳統匠師、學生、公務員、商人等 即形成一個最真實的生態園區。 而另方面,就純粹遊憩功能而言 園區所企圖呈現的亦是一個活生生的客家文化與傳統產業傳承的環境,而非一般遊樂園式虛構的景物 園區中強調的遊憩模式是一個使遊客能直接參與美濃人的生活與農事課程其過程中最真實的一面。 除軟體的規劃外,空間規劃與設計亦必須負擔起營造美濃生態園區的任務。
* 園區的空間不是佈景,而是最真實的生還環境,在空間上所要處理的不僅是形式,而必須包括生活的經驗及活動與行為的細節。
人文生態組織
「人文生態」指出了一個人與生態互動共生的關係,提供了客家傳統產業的一個啟發性的觀點 在這之中,客家傳統產業的時空背景不應是一個片段的聚落景象,而是一個與環境相關的、整體的、緊密相連的產業與生活環境。
參與性的遊覽經驗
美濃生態園區有別於一般靜態的民俗遊憩設施,其所要經營的是一個參與性的遊覽經驗。「參與性」簡單的說,包括了參與文化與在地生活的體驗等,例如客家傳統工藝表演、農事課程研習營等的內容,所強調的是一種動手做的經驗。「參與」更包括園區內傳統手工藝的製作、戲劇排演,更能走入寬廣的農田體驗農村的景觀等,強調的是真實氣氛的經驗與感受。
農業地景與聚落區位的關係
美濃生態園區為呈現較整體性的人文生態組織,故其聚落的景象與農業景觀及生活環境應為一種緊密相連的關係,從美濃的地景來看,產業景觀通常分怖在聚落的四周。設計規劃提出陸路與水路作為交通連結的想像,兩區之間通常有一過渡帶,有一些茶鋪及伯公廟等不同性質空間的轉換。園區內的活動以愛鄉協進會、旗美社區大學與社區的連結作為主軸。定期的舉行主題性藝文活動,促進與當地的合作機會,並利用菸業輔導站作為主題展示館,大小表演空間,形成美濃生態園區中的活動節點。
以美濃基地為例,聚落區與產業景觀區因物質流通、祭祀空間、人際網絡及社會關係,而形成複雜的互動關係。
菸業輔導站與市街的關係
菸業輔導站為美濃菸業歷史與人文生態的導讀與延伸。設置於美濃生態園區的菸業輔導站,作為其傳統產業中菸業發展與展示的櫥窗、提通文物、文獻、生活資訊… 的深度撩解與展示,並配合節令之變更展示內容,為整個園區展示系統的核心。
因此菸業輔導站與美濃鎮市街應:
由於菸業輔導站具有展示網路中心的地位,是提供特展與較大展示的場地,針對以遊客為主,希望遊客能方便到達,因此區位設定於主動線上,並為人群的集散及視覺的焦點之一 以方便各類使用者到達。
菸業輔導站的活動密度是生態園區最高的地方,菸業主題館主要為靜態展示,又必須與輔導站中戶外空間有密切關連,因此應有一中介空間作為氣氛轉換,並提供遊客靜下心思考與休息的場所。
目前進駐於菸業輔導站中的民間社團,以菸業輔導站為基地,向美濃地區甚至全台灣來發聲。因為進駐社團的多元性,菸業輔導站可利用此機會,另闢主題性活動作為城鄉交流的經驗。
目前進駐之民間社團: 美濃後生會、泰安社區發展協會、南洋台灣姊妹會。
「生態博物館 」或「主題性公園 」 ,與其發展脈絡與背景。「生態博物館」起源於歐洲,一般針對的是遺址或戶外的收藏品,如建築、雕刻等 ,或是完全重塑及模擬一個舊時的空間與活動,使參觀者如同回到歷史的時空。
而「主題公園」則起源於美國,一般遊樂園為招攬遊客所設計的展示或遊覽主題及消費方式。特別就文化意義與功能,兩者均有其缺陷與發展所遇到的瓶頸。前者常過於僵化,或將價值觀建構在某一時空,缺乏創新與比較的可能性;後者雖然在包裝及手法上均有突破,但強烈的遊樂性質往往掩蓋了教育與啟發的功能。
從園區多元化的目標與功能來看,它應該是多功能的設施,而非單向度的活動空間。由於不同功能的設施與活動可以相互支援並合在一起,例如傳承與推廣的活動,因此,若要給園區一個合適的形容詞,它可以是個「多功能的文化園區,一個以客家文化的傳承與推廣為其重點的生態博物館。
美濃生態文化園區對於客家文化與傳統產業之推廣、研究、與傳承活動;提供相互的支援與互動 就其遊憩與對外的功能而言,它提供了民眾參與園區活動的可能性,同時提供了民眾參與農事課程的機會;就傳承的功能而言,美濃愛鄉協進會與旗美社區大學提供了園區藝文活動以及未來傳統藝術傳承所需的資源,以及傳統藝術再生與推廣所需的人力與活力;就研究的功能而言,園區提供了愛鄉協進會和旗美社區大學一個與外界技術合作的教學平台 ,以及文化推廣與再生,助長一個有深度及有反省能力的發展機會。園區的多功能與互相支援的特性,足以構成對園區的想像,及規劃與設計的主要依據與原則。
園區空間意象
美濃生態園區雖以客家傳統文化與產業為主要焦點,但就其被賦予的功能及活動的設計,將不同於以往一般的民俗遊憩場所,因此園區的規劃勢必得跳脫一般民眾對於民俗村的刻板印象,才有利於展現客家傳統文化與產業在現實的社會環境下所可發展的空間與活力。
園區呈現一個傳統聚落的人文生態環境,作為一個客家文化園區的背景環境,其空間及建築形式也必然將反應及因循一些傳統的作法;但另一方面,園區活動設計的需求及其他基地與材料的條件等,也使得其空間形式與組織等須作調整,以符合實際的需求。美濃生態園區的意象應不再被鎖定在一個完全依循舊有的博物館或是主題公園形式中,反而以客家傳統內涵為基礎,並考量實際環境與活動需求的創新方向 才是美濃生態園區空間規劃與設計所要追求的目標。
一座活的博物館
美濃生態園區與一般以遊憩設施為主的主題公園不同之處,在於一方面”園區”內的美濃居民從早到晚生活在其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包括農民、傳統匠師、學生、公務員、商人等 即形成一個最真實的生態園區。 而另方面,就純粹遊憩功能而言 園區所企圖呈現的亦是一個活生生的客家文化與傳統產業傳承的環境,而非一般遊樂園式虛構的景物 園區中強調的遊憩模式是一個使遊客能直接參與美濃人的生活與農事課程其過程中最真實的一面。 除軟體的規劃外,空間規劃與設計亦必須負擔起營造美濃生態園區的任務。
* 園區的空間不是佈景,而是最真實的生還環境,在空間上所要處理的不僅是形式,而必須包括生活的經驗及活動與行為的細節。
人文生態組織
「人文生態」指出了一個人與生態互動共生的關係,提供了客家傳統產業的一個啟發性的觀點 在這之中,客家傳統產業的時空背景不應是一個片段的聚落景象,而是一個與環境相關的、整體的、緊密相連的產業與生活環境。
參與性的遊覽經驗
美濃生態園區有別於一般靜態的民俗遊憩設施,其所要經營的是一個參與性的遊覽經驗。「參與性」簡單的說,包括了參與文化與在地生活的體驗等,例如客家傳統工藝表演、農事課程研習營等的內容,所強調的是一種動手做的經驗。「參與」更包括園區內傳統手工藝的製作、戲劇排演,更能走入寬廣的農田體驗農村的景觀等,強調的是真實氣氛的經驗與感受。
農業地景與聚落區位的關係
美濃生態園區為呈現較整體性的人文生態組織,故其聚落的景象與農業景觀及生活環境應為一種緊密相連的關係,從美濃的地景來看,產業景觀通常分怖在聚落的四周。設計規劃提出陸路與水路作為交通連結的想像,兩區之間通常有一過渡帶,有一些茶鋪及伯公廟等不同性質空間的轉換。園區內的活動以愛鄉協進會、旗美社區大學與社區的連結作為主軸。定期的舉行主題性藝文活動,促進與當地的合作機會,並利用菸業輔導站作為主題展示館,大小表演空間,形成美濃生態園區中的活動節點。
以美濃基地為例,聚落區與產業景觀區因物質流通、祭祀空間、人際網絡及社會關係,而形成複雜的互動關係。
菸業輔導站與市街的關係
菸業輔導站為美濃菸業歷史與人文生態的導讀與延伸。設置於美濃生態園區的菸業輔導站,作為其傳統產業中菸業發展與展示的櫥窗、提通文物、文獻、生活資訊… 的深度撩解與展示,並配合節令之變更展示內容,為整個園區展示系統的核心。
因此菸業輔導站與美濃鎮市街應:
由於菸業輔導站具有展示網路中心的地位,是提供特展與較大展示的場地,針對以遊客為主,希望遊客能方便到達,因此區位設定於主動線上,並為人群的集散及視覺的焦點之一 以方便各類使用者到達。
菸業輔導站的活動密度是生態園區最高的地方,菸業主題館主要為靜態展示,又必須與輔導站中戶外空間有密切關連,因此應有一中介空間作為氣氛轉換,並提供遊客靜下心思考與休息的場所。
目前進駐於菸業輔導站中的民間社團,以菸業輔導站為基地,向美濃地區甚至全台灣來發聲。因為進駐社團的多元性,菸業輔導站可利用此機會,另闢主題性活動作為城鄉交流的經驗。
目前進駐之民間社團: 美濃後生會、泰安社區發展協會、南洋台灣姊妹會。
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
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2007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愛鄉協進會和陳家夥房
使用者: 當地居民、外來遊客。
資訊提供: 研究、展示。
使用機能:
01. 對於當地居民,積極投入對美濃地區的大活動宣傳和展演藝廊準備行
程,還有對於有機生態的功能,研究新品種的生產。
02. 對於外來的遊客,看客家人樂團表演和藝術家的展示作品的地方,是
表演者和遊客最接近的一個場合,是藝術家用作品來表現出與觀光者之間
的對話。
設計方法:
1.以強調永續發展,及舊建物在利用。
2.以資產保留為主的經營。
3.鼓勵在地音樂家、創作者、藝術家共同投入,打造新一面貌的美濃。
4.可用回收舊木頭回收材料搭建。
藝文活動、美術展覽、藝術品展示中心、美濃的鍾理和紀念館內的文學典藏、田園藝廊,地方社會團体所辦的森林音樂會、謎會等的聚會活動,或者是社區協會等舉辦的活動,如跳蚤市場或者是藝文展等,都可是地方社區自主發展出地方特色的相關活動,它可以是藝文的、美術的、日常活動等,當地方自主的活動與資源辦理出特色後,它更可成為吸引觀光客來看社區活動、社區觀光的主題。音樂是人與人之間最近的潤滑劑,透過音樂可以表達內容,藝術品是人與人的對話。
使用者: 當地居民、外來遊客。
資訊提供: 研究、展示。
使用機能:
01. 對於當地居民,積極投入對美濃地區的大活動宣傳和展演藝廊準備行
程,還有對於有機生態的功能,研究新品種的生產。
02. 對於外來的遊客,看客家人樂團表演和藝術家的展示作品的地方,是
表演者和遊客最接近的一個場合,是藝術家用作品來表現出與觀光者之間
的對話。
設計方法:
1.以強調永續發展,及舊建物在利用。
2.以資產保留為主的經營。
3.鼓勵在地音樂家、創作者、藝術家共同投入,打造新一面貌的美濃。
4.可用回收舊木頭回收材料搭建。
藝文活動、美術展覽、藝術品展示中心、美濃的鍾理和紀念館內的文學典藏、田園藝廊,地方社會團体所辦的森林音樂會、謎會等的聚會活動,或者是社區協會等舉辦的活動,如跳蚤市場或者是藝文展等,都可是地方社區自主發展出地方特色的相關活動,它可以是藝文的、美術的、日常活動等,當地方自主的活動與資源辦理出特色後,它更可成為吸引觀光客來看社區活動、社區觀光的主題。音樂是人與人之間最近的潤滑劑,透過音樂可以表達內容,藝術品是人與人的對話。
動動腦時間!
以生態農村為基礎的美濃鎮,結合博物館基本元素: 研究、展示、收藏、教育。
想想看在自己的基地內,能發生什麼有趣的梗。
伯公廟
使用者: 當地居民、外來遊客。
資訊提供: 展示、教育。
使用機能:
01. 對於當地居民,伯公廟是一個開放的公共空間 提供人與人交流的環境。
02. 對於外來的遊客,伯公廟提供了一個旅途中休憩的空間,藉由在伯公廟停留的動作了解美濃人文與歷史的發展。
設計方法:
01. 社區中的伯公廟,已是附近居民信仰中心與社交場所的公共空間。觀察居民的生活習性慣,從中做設計。
是否需要特別設計組件化的傢具系統,或是以現有的環境與材料做設計。如: 樹下的石頭、居民家中的傢具等
伯公廟的空間是否提供種植蔬果的腹地,甚至提供無線上網的功能。
02. 位於腳踏車路線上的伯公廟,提供了遊客一個休憩的空間。如何在路途中短暫的停留,認識美濃的客家文化與歷史。
設計中使用簡單的告示板,甚至運用多媒體的數位看板(好像有點過於鋪張)。或是以周遭景點分類伯公廟的主題,
作為遊客旅程中的導覽。
想想看在自己的基地內,能發生什麼有趣的梗。
伯公廟
使用者: 當地居民、外來遊客。
資訊提供: 展示、教育。
使用機能:
01. 對於當地居民,伯公廟是一個開放的公共空間 提供人與人交流的環境。
02. 對於外來的遊客,伯公廟提供了一個旅途中休憩的空間,藉由在伯公廟停留的動作了解美濃人文與歷史的發展。
設計方法:
01. 社區中的伯公廟,已是附近居民信仰中心與社交場所的公共空間。觀察居民的生活習性慣,從中做設計。
是否需要特別設計組件化的傢具系統,或是以現有的環境與材料做設計。如: 樹下的石頭、居民家中的傢具等
伯公廟的空間是否提供種植蔬果的腹地,甚至提供無線上網的功能。
02. 位於腳踏車路線上的伯公廟,提供了遊客一個休憩的空間。如何在路途中短暫的停留,認識美濃的客家文化與歷史。
設計中使用簡單的告示板,甚至運用多媒體的數位看板(好像有點過於鋪張)。或是以周遭景點分類伯公廟的主題,
作為遊客旅程中的導覽。
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
老美的筆記
美濃鎮的社團與其核心活動:
愛鄉協進會-知識分子-黃蝶祭(已辦了13年)
後生會-大專生(含外來子弟)
反水庫聯盟-來自勞動階層
月光山-71年創刊 工作人員不多僅有社長 主編與少數記者(文章撰寫大多來自愛鄉協進會成員)
旗美社大-知識分子-農村工作坊 國際論壇交流
鍾理和-笠山文學營
美濃當地中小學教育主軸:
福安國小-農事教學
龍肚國小-生態教學
廣興國小-陶藝+傳統文學教學
東門國小-客家母語教學
美濃國中-客家諺語教學
美濃鎮的公共空間:
運動空間僅限於校園
集會場所僅限活動中心(愛鄉開會場所-輔導站與五榖宮廣場)
公園顯少 生活機能不如大城市
居民"開講"的地點多為土地公廟(鎮上有四百多座土地公廟 最具代表性的為"開基伯公廟"美濃窯附近)
鎮上完整的夥房:
(屋頂有轉勾 有分單與雙!!)
陳家夥房(林生祥發表音樂的空間)
劉家夥房
中正湖對面的夥房(名字的記得填依下!)
傳統(農)產業:
現在當季作物-白玉蘿蔔(細長型)地瓜 玉米
濟南堂後方的紙傘店(林榮君-0920-518-349)
錦興堂的藍衫
美濃母樹林早期種植"鐵道木"為主(較具經濟價值 可製成枕木與槍托)
*美濃母樹林相關新聞
新聞稿】搶救美濃母樹林,拒絕粗暴施作工程
在第十二屆之美濃黃蝶祭展開一系列的活動中,其中引人注目是「停止傷害母樹林」之連署行動,引起關心生態環境的民眾高度詢問。位於美濃鎮具有豐富生態指標的景點---雙溪母樹林園區,林務局將在森林劇場的空間架設木棧觀景平台,出現大型粗暴的步道整建工程,開挖數十個坑洞並且進行架設鋼構,坑洞內將灌注水泥固定其平台,此等非生態友善工程對森林劇場區域的樹木群將會有極大的傷害,原本林務局之美意增加人工設施之森林木棧道,施作工程卻未遵循維護生態保育之觀念,此舉動引起美濃生態環保的社團以及關心雙溪母樹林的民眾的高度關心此工程的施工過程與方式,是否違背保護自然生態之宗旨?
農委會林務局宣稱以「維護森林生態,保護自然資源」為施政計畫目標,卻在今年的6月1日,被當地熱心人士發現,在美濃鎮雙溪母樹林園進行水泥化的步道整建工作,經過地方上生態環保人士反應後,林務局先暫時停工。並表示於7月24日星期二上午9:30舉行現場會勘,邀請相關單位與環保生態社團人士,說明與協商工程的施作方式,並邀請美濃鎮居民以及關心生態環境的朋友一起參與會勘說明會,共同監督與守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雙溪母樹林成立於1935年日治時期,當時名為「竹頭角熱帶樹木園」,由日本人引進各樹種,用來研究適合人工造林的樹種,目前園內種植九十六種外來樹種,其中有十一種樹種都只剩下一株,相當極具保存價值,園區許多樹木樹齡已超過一甲子以上,是美濃當地相當重要的森林園區,無論在自然教育、觀賞或種源保存上,都極具有價值, 環保團體擔憂工程會影響珍貴樹木的生存。目前的木棧道施工工程可以看見母樹林下表土被鑽洞,打入固定的鋼樁,鋼樁並非天然材料,影響土下根系生長,密合的平台設施也會阻絕雨水下滲入土中,更會使得土壤無法吸收水分固著根系,當務之急,需強化園內的水土保持,避免過多的人工設施增加環境的負載,以自然方式延續老樹之生命,才能有更好的森林園區環境。為了要有舒適的參訪設施與空間時,需先考慮如何將人為工程施作的影響降至最低,才能與自然林業與森林環境共生共存以及生態平衡。
文章出自http://blog.roodo.com/eamily103/archives/3697597.html
愛鄉協進會-知識分子-黃蝶祭(已辦了13年)
後生會-大專生(含外來子弟)
反水庫聯盟-來自勞動階層
月光山-71年創刊 工作人員不多僅有社長 主編與少數記者(文章撰寫大多來自愛鄉協進會成員)
旗美社大-知識分子-農村工作坊 國際論壇交流
鍾理和-笠山文學營
美濃當地中小學教育主軸:
福安國小-農事教學
龍肚國小-生態教學
廣興國小-陶藝+傳統文學教學
東門國小-客家母語教學
美濃國中-客家諺語教學
美濃鎮的公共空間:
運動空間僅限於校園
集會場所僅限活動中心(愛鄉開會場所-輔導站與五榖宮廣場)
公園顯少 生活機能不如大城市
居民"開講"的地點多為土地公廟(鎮上有四百多座土地公廟 最具代表性的為"開基伯公廟"美濃窯附近)
鎮上完整的夥房:
(屋頂有轉勾 有分單與雙!!)
陳家夥房(林生祥發表音樂的空間)
劉家夥房
中正湖對面的夥房(名字的記得填依下!)
傳統(農)產業:
現在當季作物-白玉蘿蔔(細長型)地瓜 玉米
濟南堂後方的紙傘店(林榮君-0920-518-349)
錦興堂的藍衫
美濃母樹林早期種植"鐵道木"為主(較具經濟價值 可製成枕木與槍托)
*美濃母樹林相關新聞
新聞稿】搶救美濃母樹林,拒絕粗暴施作工程
在第十二屆之美濃黃蝶祭展開一系列的活動中,其中引人注目是「停止傷害母樹林」之連署行動,引起關心生態環境的民眾高度詢問。位於美濃鎮具有豐富生態指標的景點---雙溪母樹林園區,林務局將在森林劇場的空間架設木棧觀景平台,出現大型粗暴的步道整建工程,開挖數十個坑洞並且進行架設鋼構,坑洞內將灌注水泥固定其平台,此等非生態友善工程對森林劇場區域的樹木群將會有極大的傷害,原本林務局之美意增加人工設施之森林木棧道,施作工程卻未遵循維護生態保育之觀念,此舉動引起美濃生態環保的社團以及關心雙溪母樹林的民眾的高度關心此工程的施工過程與方式,是否違背保護自然生態之宗旨?
農委會林務局宣稱以「維護森林生態,保護自然資源」為施政計畫目標,卻在今年的6月1日,被當地熱心人士發現,在美濃鎮雙溪母樹林園進行水泥化的步道整建工作,經過地方上生態環保人士反應後,林務局先暫時停工。並表示於7月24日星期二上午9:30舉行現場會勘,邀請相關單位與環保生態社團人士,說明與協商工程的施作方式,並邀請美濃鎮居民以及關心生態環境的朋友一起參與會勘說明會,共同監督與守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雙溪母樹林成立於1935年日治時期,當時名為「竹頭角熱帶樹木園」,由日本人引進各樹種,用來研究適合人工造林的樹種,目前園內種植九十六種外來樹種,其中有十一種樹種都只剩下一株,相當極具保存價值,園區許多樹木樹齡已超過一甲子以上,是美濃當地相當重要的森林園區,無論在自然教育、觀賞或種源保存上,都極具有價值, 環保團體擔憂工程會影響珍貴樹木的生存。目前的木棧道施工工程可以看見母樹林下表土被鑽洞,打入固定的鋼樁,鋼樁並非天然材料,影響土下根系生長,密合的平台設施也會阻絕雨水下滲入土中,更會使得土壤無法吸收水分固著根系,當務之急,需強化園內的水土保持,避免過多的人工設施增加環境的負載,以自然方式延續老樹之生命,才能有更好的森林園區環境。為了要有舒適的參訪設施與空間時,需先考慮如何將人為工程施作的影響降至最低,才能與自然林業與森林環境共生共存以及生態平衡。
文章出自http://blog.roodo.com/eamily103/archives/3697597.html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肚子餓了嗎? (簡培梅老師廚房)
山河肉
高雄的美濃鎮,有一道特產名肴「山河肉」,遠近馳名。但要吃美濃山河肉,可要有膽量。美濃是農村小鎮,「美濃紙傘」很有名,很多人會到高雄去買這種油紙傘。而種植方面,除了稻米和香蕉、甘蔗等之外,菸葉也是這裡的名產。但是在美濃,山上也有山鼠為患,經常跑到田裡吃甘蔗和築巢穴,當地為對抗鼠患,提倡吃山鼠肉,就是有名的「美濃山河肉」。家鼠是不能吃,田鼠怕有農藥,也不敢吃,當地人會到黃蝶翠谷山腳抓大山鼠來吃。山鼠吃甘蔗等農作物長大,肥壯無比,聽說跟雞肉差不多,而且肉質更嫩,而且還很滋補。在高雄一帶,很多人專程到美濃來吃山河肉,所以價錢跟土雞差不多。可以油爆、紅燒、燉煮、煮蘿蔔湯、清蒸、涮鍋,把活山鼠去皮毛、手腳尾巴、內臟後,切塊,加薑、豆豉、辣椒、蒜頭、九層塔炒山河肉,是最好的下酒菜。平均一天賣五十隻左右,所以貨源反而有點供不應求,在客人眼中,這跟野味沒有什麼分別,黃蝶翠谷那裡,就有三、四家店,專售山河肉給遊客品嚐。
滷豬腳
美濃的滷豬腳和萬巒豬腳的差別是,美濃的滷豬腳過程並沒有像萬巒豬腳那麼複雜,口感上也有差別,美濃的滷豬腳不適合放冷吃,趁熱吃的口感較佳
美濃粄條
粄條有三種吃法,分別是乾粄條、湯粄條和炒粄條,三種吃法各有不同口感,喜歡吃Q一點的吃炒粄條會比較好,粄條最重要的一個香料就是美濃特製的蔥油酥,在粄條料理以及滷豬腳和冬瓜高麗菜封裡面一定有此香料,因此少了蔥油酥的香料就不算道地。
薑絲炒大腸
肥嫩的豬大腸,加上客家獨門醃製的豆瓣和醋的調味,再灑上略帶辛辣的薑絲就是一道充滿客家風味的開胃菜,這道料理許多人都會煮,但是不知道為何偏偏就是客家人煮的特別好吃,客家人在煮這道料理會加入黃豆醬,基本上黃豆醬也是客家人愛用的一種配料。
福菜野蓮
福菜是醃製過的菜,是客家人很喜歡吃的一種菜,也常在客家菜中出現。福菜學名學菜。早期是稻田裡生長的野菜,青嫩順口,值得品嚐。與野蓮同為稀有之蔬菜,僅美濃種植。這兩道料理也會加入黃豆醬,野蓮只有美濃才有,吃起來脆脆的,吃過的人一定會對炒野蓮念念不忘,野蓮生長於乾淨不受污染之池塘,早期在美濃鎮中正湖生長,但近年來因受養殖漁類之害,已幾近絕種,而市面上所售者皆為農民自行栽培而來。野蓮食用部位為成株之葉柄,烹調時去葉及去根,將葉柄切成4公分長段與醬油及薑絲同炒,並加入沙茶醬及豆瓣醬調味,炒後別有一股清香,令人聞香而食指大動。因其食味清香爽口,質地又脆,與學菜及尖瓣花同為美濃地區聞名遐邇的原生蔬菜,三者堪稱美濃菜之「三寶」。 由於野蓮為水生植物,食用部位之葉柄甚長,須於魚塭或池塘內始可栽培。栽培方法是在栽培前先將魚塭或池塘內之地整平,並維持5公分左右之水深,幼苗栽培間格5~10公分;種植後10~20天內維持淺水,往後隨其生長高度逐步調節水深,約3個月後即可採收。
冬瓜高麗菜封
冬瓜封、高麗菜封(以紅燒肉汁燉煮成的菜)是道地的客家美食,「封」的意義為焢,是由大骨熬出的高湯加上油蔥,用新鮮的高麗菜、冬瓜用特別的香料滷的,高湯大火焢出一道充滿香味的客家菜!
梅干扣肉
梅干扣肉,芥菜長大收成,稍微曬乾水分,用鹽巴搓揉後放入缸內壓緊,再用石頭壓,會慢慢壓出汁,經過數天,由綠轉成土黃色後,就是「鹹菜」。鹹菜取出後曬成半乾,較嫩部分放入甕中,即成「福菜」;把較老葉片晒得非常乾後,捲成一團團,就是「梅干菜」。
福菜肉片湯
這是「福菜肉片湯」,是客家菜餚中頗具代表性的一道菜。利用福菜本身的鹹味及肉片具有的鮮味構成了一道簡單又美味的佳餚。
酸菜肚片湯
這是「 酸菜肚片湯 」,也是客家的代表湯類。酸菜味鹹,特別適合在勞動中大量流汗的人。
煎豆腐
客家人的社會中豆腐也是不可少的一道菜。尤其是在以前物質條件不佳的情形下,豆腐常是蛋白質最大的來源。
菜脯煎蛋
菜脯是加鹽曬乾的蘿蔔,是下飯的好配料。菜脯蛋下飯又有營養,是早餐時最常見的一道菜。
客家傳統料理的特色是鹹、肥、香,事實上,這和節儉勤奮的客家民族性有關,「鹽份高」是因為要下田工作,所以補充體力是很重要的;「肥」是要有飽足感;「香」則是要能下飯。重口味,是傳統的客家美食風味,也充分表現出客家人的美德。
高雄的美濃鎮,有一道特產名肴「山河肉」,遠近馳名。但要吃美濃山河肉,可要有膽量。美濃是農村小鎮,「美濃紙傘」很有名,很多人會到高雄去買這種油紙傘。而種植方面,除了稻米和香蕉、甘蔗等之外,菸葉也是這裡的名產。但是在美濃,山上也有山鼠為患,經常跑到田裡吃甘蔗和築巢穴,當地為對抗鼠患,提倡吃山鼠肉,就是有名的「美濃山河肉」。家鼠是不能吃,田鼠怕有農藥,也不敢吃,當地人會到黃蝶翠谷山腳抓大山鼠來吃。山鼠吃甘蔗等農作物長大,肥壯無比,聽說跟雞肉差不多,而且肉質更嫩,而且還很滋補。在高雄一帶,很多人專程到美濃來吃山河肉,所以價錢跟土雞差不多。可以油爆、紅燒、燉煮、煮蘿蔔湯、清蒸、涮鍋,把活山鼠去皮毛、手腳尾巴、內臟後,切塊,加薑、豆豉、辣椒、蒜頭、九層塔炒山河肉,是最好的下酒菜。平均一天賣五十隻左右,所以貨源反而有點供不應求,在客人眼中,這跟野味沒有什麼分別,黃蝶翠谷那裡,就有三、四家店,專售山河肉給遊客品嚐。
滷豬腳
美濃的滷豬腳和萬巒豬腳的差別是,美濃的滷豬腳過程並沒有像萬巒豬腳那麼複雜,口感上也有差別,美濃的滷豬腳不適合放冷吃,趁熱吃的口感較佳
美濃粄條
粄條有三種吃法,分別是乾粄條、湯粄條和炒粄條,三種吃法各有不同口感,喜歡吃Q一點的吃炒粄條會比較好,粄條最重要的一個香料就是美濃特製的蔥油酥,在粄條料理以及滷豬腳和冬瓜高麗菜封裡面一定有此香料,因此少了蔥油酥的香料就不算道地。
薑絲炒大腸
肥嫩的豬大腸,加上客家獨門醃製的豆瓣和醋的調味,再灑上略帶辛辣的薑絲就是一道充滿客家風味的開胃菜,這道料理許多人都會煮,但是不知道為何偏偏就是客家人煮的特別好吃,客家人在煮這道料理會加入黃豆醬,基本上黃豆醬也是客家人愛用的一種配料。
福菜野蓮
福菜是醃製過的菜,是客家人很喜歡吃的一種菜,也常在客家菜中出現。福菜學名學菜。早期是稻田裡生長的野菜,青嫩順口,值得品嚐。與野蓮同為稀有之蔬菜,僅美濃種植。這兩道料理也會加入黃豆醬,野蓮只有美濃才有,吃起來脆脆的,吃過的人一定會對炒野蓮念念不忘,野蓮生長於乾淨不受污染之池塘,早期在美濃鎮中正湖生長,但近年來因受養殖漁類之害,已幾近絕種,而市面上所售者皆為農民自行栽培而來。野蓮食用部位為成株之葉柄,烹調時去葉及去根,將葉柄切成4公分長段與醬油及薑絲同炒,並加入沙茶醬及豆瓣醬調味,炒後別有一股清香,令人聞香而食指大動。因其食味清香爽口,質地又脆,與學菜及尖瓣花同為美濃地區聞名遐邇的原生蔬菜,三者堪稱美濃菜之「三寶」。 由於野蓮為水生植物,食用部位之葉柄甚長,須於魚塭或池塘內始可栽培。栽培方法是在栽培前先將魚塭或池塘內之地整平,並維持5公分左右之水深,幼苗栽培間格5~10公分;種植後10~20天內維持淺水,往後隨其生長高度逐步調節水深,約3個月後即可採收。
冬瓜高麗菜封
冬瓜封、高麗菜封(以紅燒肉汁燉煮成的菜)是道地的客家美食,「封」的意義為焢,是由大骨熬出的高湯加上油蔥,用新鮮的高麗菜、冬瓜用特別的香料滷的,高湯大火焢出一道充滿香味的客家菜!
梅干扣肉
梅干扣肉,芥菜長大收成,稍微曬乾水分,用鹽巴搓揉後放入缸內壓緊,再用石頭壓,會慢慢壓出汁,經過數天,由綠轉成土黃色後,就是「鹹菜」。鹹菜取出後曬成半乾,較嫩部分放入甕中,即成「福菜」;把較老葉片晒得非常乾後,捲成一團團,就是「梅干菜」。
福菜肉片湯
這是「福菜肉片湯」,是客家菜餚中頗具代表性的一道菜。利用福菜本身的鹹味及肉片具有的鮮味構成了一道簡單又美味的佳餚。
酸菜肚片湯
這是「 酸菜肚片湯 」,也是客家的代表湯類。酸菜味鹹,特別適合在勞動中大量流汗的人。
煎豆腐
客家人的社會中豆腐也是不可少的一道菜。尤其是在以前物質條件不佳的情形下,豆腐常是蛋白質最大的來源。
菜脯煎蛋
菜脯是加鹽曬乾的蘿蔔,是下飯的好配料。菜脯蛋下飯又有營養,是早餐時最常見的一道菜。
客家傳統料理的特色是鹹、肥、香,事實上,這和節儉勤奮的客家民族性有關,「鹽份高」是因為要下田工作,所以補充體力是很重要的;「肥」是要有飽足感;「香」則是要能下飯。重口味,是傳統的客家美食風味,也充分表現出客家人的美德。
菸樓阿
『菸樓』
菸樓的形成是因為當時日本人引進了菸葉,從此讓美濃因為菸葉開始繁榮,種植菸葉,成為當時美濃人的共同記憶。因為如此,開始出現薰乾菸葉的建築,早期薰菸是一件大工程,開始動工就要薰上好幾天,不能離開,還得輪流換班顧火,冬天時,還可以睡在菸樓上方,不但可以藉此照顧薰菸中的菸葉,還可以藉此保暖,因此薰菸變成一個家族間的大事,也因此藉機變成家族間的交流。
菸樓主要分成三個樣式:大阪式、廣島式、新廣島式。這些樣式的差別在於煙囪的位置,「大阪式」的菸樓天窗突出於屋脊,天窗的氣密度低,空氣易從縫隙中竄入,保溫效果不佳,但是有很好的排水性,因此非常適合薰菸葉。現在美濃地區的僅甚的菸樓就多以「大阪式」為主,與花蓮的「廣島式」菸樓有相當大的不同。
但是現在政府不再保証收購菸葉,所以美濃地區的農民不再種植菸葉,菸樓也失去了作用,所以多數菸樓都被拆除,只剩下少數的菸樓改建,或是做倉庫之用。美濃當地的居民,現在也推起了「搶救菸樓地景」的活動,企圖用產業轉型來保存菸樓,不然只是保存菸樓的外觀,花錢花時間,並不能真正保留美濃的菸樓文化。
菸樓的形成是因為當時日本人引進了菸葉,從此讓美濃因為菸葉開始繁榮,種植菸葉,成為當時美濃人的共同記憶。因為如此,開始出現薰乾菸葉的建築,早期薰菸是一件大工程,開始動工就要薰上好幾天,不能離開,還得輪流換班顧火,冬天時,還可以睡在菸樓上方,不但可以藉此照顧薰菸中的菸葉,還可以藉此保暖,因此薰菸變成一個家族間的大事,也因此藉機變成家族間的交流。
菸樓主要分成三個樣式:大阪式、廣島式、新廣島式。這些樣式的差別在於煙囪的位置,「大阪式」的菸樓天窗突出於屋脊,天窗的氣密度低,空氣易從縫隙中竄入,保溫效果不佳,但是有很好的排水性,因此非常適合薰菸葉。現在美濃地區的僅甚的菸樓就多以「大阪式」為主,與花蓮的「廣島式」菸樓有相當大的不同。
但是現在政府不再保証收購菸葉,所以美濃地區的農民不再種植菸葉,菸樓也失去了作用,所以多數菸樓都被拆除,只剩下少數的菸樓改建,或是做倉庫之用。美濃當地的居民,現在也推起了「搶救菸樓地景」的活動,企圖用產業轉型來保存菸樓,不然只是保存菸樓的外觀,花錢花時間,並不能真正保留美濃的菸樓文化。
客家原鄉建築
『原鄉建築形式』
居住在南部的客家人(六龜、美濃、甲仙、屏東)大多講「四縣」客家話。「四縣」即是祖先來自廣東的興寧、平遠、五華、蕉嶺等地區以及梅州。大陸原鄉的客家建築則是最典型的「圍龍式」建築。
居住在南部的客家人(六龜、美濃、甲仙、屏東)大多講「四縣」客家話。「四縣」即是祖先來自廣東的興寧、平遠、五華、蕉嶺等地區以及梅州。大陸原鄉的客家建築則是最典型的「圍龍式」建築。
圍龍屋最早出現於唐宋時代,但是盛行是在明清。客家人在丘陵地上建造圍龍屋。圍龍屋就像是一棟巨大的堡壘。裡面不僅僅有居住的功能,連飼養牲畜、水井的功能一應俱全。
圍龍屋分上堂、中堂、下堂,上堂放置祖先的牌位,中堂為起居空間,下堂則是圈養家畜的地方。
圍龍屋基本形多為是圓的,其功能不但有防禦的作用,跟風水也有相當的關係。但是隨著客家人來到台灣,地理環境不相同,所以改變了一些建築的方式,但是客家人還是帶著跟家鄉的家神祖先信仰,確立「宗祠」、「公廳」等客家建築類型。不論是在大陸的原鄉圍龍屋還是到了台灣的夥房,材料的使用都是因地制宜,都以在地資源為優先考量。原鄉的圍龍屋也和現在台灣的夥房顏色大不相同,主要是因為夥房多少受到了一點閩南文化的影響。
圍龍屋分上堂、中堂、下堂,上堂放置祖先的牌位,中堂為起居空間,下堂則是圈養家畜的地方。
圍龍屋基本形多為是圓的,其功能不但有防禦的作用,跟風水也有相當的關係。但是隨著客家人來到台灣,地理環境不相同,所以改變了一些建築的方式,但是客家人還是帶著跟家鄉的家神祖先信仰,確立「宗祠」、「公廳」等客家建築類型。不論是在大陸的原鄉圍龍屋還是到了台灣的夥房,材料的使用都是因地制宜,都以在地資源為優先考量。原鄉的圍龍屋也和現在台灣的夥房顏色大不相同,主要是因為夥房多少受到了一點閩南文化的影響。
客家建築
『客家夥房』
客家的夥房,代表了「家族」,即是客家人的居住空間。
客家人自康熙年間開始大量移民,多來自粵東嘉應州、惠州、潮州等地,他們分布在台灣南北兩區。
北部的建築形式多類似閩南的建築。南部地區則不同,像是六堆地區的夥房,則大多是為雙堂屋式的四合院,隨著物質充裕,則在兩側擴建。但,美濃的夥房形式,則多唯一堂式的合院,較為六堆的夥房形式簡易。
*客家夥房 meinong.kscg.gov.tw/xcgal_list.asp?sno=2&page=2
在建築的顏色上,吸收了閩南的「紅磚紅瓦」,和原鄉的「白牆烏瓦」有截然不同的樣貌。
客家建築在構成上,除了風水上的意涵還代表了許多涵義。

像是希望家族人丁興旺的「化胎」,「化胎」即是在正身後方的一片空地,化胎是不可讓人任意破壞,所以常會用圍牆或是樹木隔離,但是日後人口開始增加,便會圍繞化胎而居,便成為半圍龍式的圍龍屋。除了「化胎」,夥房正前方的「半月池」實際作用來蓄水防旱、養魚、灌溉、調節溫度等等。也具有隱喻家庭圓滿的意思,與後方的化胎合在一起,便有個圓滿的圓形。屋外的「禾埕」則是讓全家人公共活動的場所,平日用來曬稻穀,節日則是用來舞龍舞獅。
客家的夥房,代表了「家族」,即是客家人的居住空間。
客家人自康熙年間開始大量移民,多來自粵東嘉應州、惠州、潮州等地,他們分布在台灣南北兩區。
北部的建築形式多類似閩南的建築。南部地區則不同,像是六堆地區的夥房,則大多是為雙堂屋式的四合院,隨著物質充裕,則在兩側擴建。但,美濃的夥房形式,則多唯一堂式的合院,較為六堆的夥房形式簡易。

在建築的顏色上,吸收了閩南的「紅磚紅瓦」,和原鄉的「白牆烏瓦」有截然不同的樣貌。
客家建築在構成上,除了風水上的意涵還代表了許多涵義。
像是希望家族人丁興旺的「化胎」,「化胎」即是在正身後方的一片空地,化胎是不可讓人任意破壞,所以常會用圍牆或是樹木隔離,但是日後人口開始增加,便會圍繞化胎而居,便成為半圍龍式的圍龍屋。除了「化胎」,夥房正前方的「半月池」實際作用來蓄水防旱、養魚、灌溉、調節溫度等等。也具有隱喻家庭圓滿的意思,與後方的化胎合在一起,便有個圓滿的圓形。屋外的「禾埕」則是讓全家人公共活動的場所,平日用來曬稻穀,節日則是用來舞龍舞獅。
美濃學校
美濃學校 - 以生態博物館為概念。將農村生態結合博物館之核心 - 研究、教育、收藏、展示作為設計之發想。
農村健身房 - 福安國小
旗美社大農事教育課程之基地,
藉由實地參與農事活動的機會教育下一代。
阿公不用再吹噓! 是該阿公表現的時候到了!
人民牧場 - 菸業輔導站
傳統農村中的交易行為,大多以自給自足或以物易物方式進行。
人民牧場提供美濃人一個新的交易平台,也讓外來的遊客了解有機食物與其產銷方式 。
農特產的轉型,拒絕當WTO體制下的受害者!
客家時尚生活館 - 傳統客家夥房與菸樓
傳統產業與文化特質包裝再出發!
藍衫、紙傘 、文學、音樂、陶器 ... 等
將藍衫帶出美濃,誰說只有日本人能穿和服去逛街!
傷腦筋講堂 - 愛鄉協會+旗美社大辦事處
美濃鎮教育與文化放送站!
推廣客家文化特色與藝文課程教學。
不管你愛鄉還是愛台灣,想認識這塊土地的你,歡迎你一起來傷腦筋!
農村健身房 - 福安國小
旗美社大農事教育課程之基地,
藉由實地參與農事活動的機會教育下一代。
阿公不用再吹噓! 是該阿公表現的時候到了!
人民牧場 - 菸業輔導站
傳統農村中的交易行為,大多以自給自足或以物易物方式進行。
人民牧場提供美濃人一個新的交易平台,也讓外來的遊客了解有機食物與其產銷方式 。
農特產的轉型,拒絕當WTO體制下的受害者!
客家時尚生活館 - 傳統客家夥房與菸樓
傳統產業與文化特質包裝再出發!
藍衫、紙傘 、文學、音樂、陶器 ... 等
將藍衫帶出美濃,誰說只有日本人能穿和服去逛街!
傷腦筋講堂 - 愛鄉協會+旗美社大辦事處
美濃鎮教育與文化放送站!
推廣客家文化特色與藝文課程教學。
不管你愛鄉還是愛台灣,想認識這塊土地的你,歡迎你一起來傷腦筋!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美濃學校 大家來動腦!!
01. 美濃的地景與美濃人的客家精神 (雙峰山-競爭與不服輸的性格)
02. 美濃當地傳說與故事 - 設計題目之發想, 以及點與點之間串連關係
03. 美濃交通問題 - 進入美濃鎮的主要道路, 公用停車空間
04. 美濃傳統建築調查並從中挑選具故事性的夥房或煙樓作為發展
05. 當地藝術家的調查, 並了解其工作室地點
06. 農產合作中心 (參考台大牧場行銷方式)
07. 美濃學校教學內容 (教什麼? 學什麼?)
08. 當地公共空間的需求? (廟埕 廣場 公園 學校操場...等空間)
09. 教學空間的使用與位置
10. 美濃客家文物館的優點與缺點
11. 收集近期美濃相關活動與新聞!
02. 美濃當地傳說與故事 - 設計題目之發想, 以及點與點之間串連關係
03. 美濃交通問題 - 進入美濃鎮的主要道路, 公用停車空間
04. 美濃傳統建築調查並從中挑選具故事性的夥房或煙樓作為發展
05. 當地藝術家的調查, 並了解其工作室地點
06. 農產合作中心 (參考台大牧場行銷方式)
07. 美濃學校教學內容 (教什麼? 學什麼?)
08. 當地公共空間的需求? (廟埕 廣場 公園 學校操場...等空間)
09. 教學空間的使用與位置
10. 美濃客家文物館的優點與缺點
11. 收集近期美濃相關活動與新聞!
如何去美濃?!
如何去美濃
火車--- -火車沒有直達美濃,需搭車至旗山轉成客運
客運 ----高雄客運往返高雄、美濃,約20分鐘一班車
騎機車
開車 ----自北部開車前往美濃,可在台南仁德下交流道,沿台南182號縣道,經歸仁、關廟,往 旗山接高雄184甲縣道,前往美濃;南由高雄市走1號省道經鳳,北轉21號省道經旗山、旗尾至美濃。由
屏東則3號省道經尾至美濃。
停車問題
目前無公有停車場
行政中心
美濃鎮公所 ---------84341高雄縣美濃鎮合和里美中路260號 電話:07-6814311
美濃地政事務所 ----84341-高雄縣美濃鎮美中路250號 電話:07-681-9425
旗山分局美濃所
中潭派出所
美濃農會
公共空間
森林公園
三角公園
教學單位
美濃國小
龍肚國小
廣興國小
福安國小
中潭國小
美濃國中
龍肚國中
旗美商工
富美醫專
火車--- -火車沒有直達美濃,需搭車至旗山轉成客運
客運 ----高雄客運往返高雄、美濃,約20分鐘一班車
騎機車
開車 ----自北部開車前往美濃,可在台南仁德下交流道,沿台南182號縣道,經歸仁、關廟,往 旗山接高雄184甲縣道,前往美濃;南由高雄市走1號省道經鳳,北轉21號省道經旗山、旗尾至美濃。由
屏東則3號省道經尾至美濃。
停車問題
目前無公有停車場
行政中心
美濃鎮公所 ---------84341高雄縣美濃鎮合和里美中路260號 電話:07-6814311
美濃地政事務所 ----84341-高雄縣美濃鎮美中路250號 電話:07-681-9425
旗山分局美濃所
中潭派出所
美濃農會
公共空間
森林公園
三角公園
教學單位
美濃國小
龍肚國小
廣興國小
福安國小
中潭國小
美濃國中
龍肚國中
旗美商工
富美醫專
美濃十五大景點!!!
中正湖
原名中圳埤、又稱瀰濃湖,位於美濃東北方民權路羌子寮溪與大坑溪的匯流處,面積約二十二甲餘,為可蓄水灌溉的人工湖,並且為高雄縣僅次於澄清湖的第二大湖。湖區西北背山、三面繞田,湖光山色、環境優美,同時也是冬季候鳥作客的好所在。先總統蔣公曾多次來到美濃,並佇足於此湖前若有所思、良久不歸,民國四十五年改名為中正湖,並於湖中建一涼亭,名為中正亭,為一遊客來到美濃必定前往欣賞美景之處。
庄頭伯公壇
庄頭伯公壇興建於永安老街二十四座夥房開庄之同時,在美濃四百多座伯公壇中,是最富盛名的傳統客家伯公壇。原鄉圓拱有靠山造形的客家伯公壇,有異於閩南式的土地公廟;用石板做香位內供奉褔德正神,後植榕樹前置香案、小桌擺放供品,遊客們來到古意盎然的伯公壇前,不妨上柱清香行禮祈福。
東門樓
位於東門里庄頭河岸永安路頭的東門樓,高三丈五、周寬一五一方丈,為目前無城牆聚落中最大的城門樓。該樓建立於乾隆二十年(西元1756年),為美濃鎮最具歷史價值的古蹟立一。道光九年間,竹頭角庄民黃驤雲高中進士,在此題「大啟文明」為橫額之由來。拾級而上登樓俯看庄外,可憑弔一下先民為捍衛家園而與外敵激戰之處。
百年公井
在永安街與老街交叉處有一古井,是早期先民開庄時,提供給庄民飲水及洗滌的一口公井。如今在不顯眼的老街角,被人們用鐵欄杆圈護著,往裡一看還能瞧見晴空映照在清澈的古井中。
藍衫店
藍衫是客家人的傳統禮服,目前除了傳統祭典及歌舞表演穿著外,已不多見。美濃現存製作傳統藍衫也只剩下老字號的「錦興」了,老店位於永安街美濃國小的斜對面,遊客路過該店時,仍可看到高齡九十一歲的謝景來老師傅正在縫衣機前車著布衫。
宋屋學堂
清未時期,瀰濃庄富農皆設有家塾,延師教授「唐書」,並激勵子弟勤耕雨讀。宋家原有「白馬名家」之傳說,此一學堂是宋氏子弟考取秀才後而建。
敬字亭
亦稱敬聖亭、孔聖塔。清乾隆三十年,原鄉子弟梁啟旺眼見庄內到處紙屑,遂提議興建一座能夠處理廢紙的焚燒爐,以推廣鄉民對文字的尊重,於是在上庄、下庄、龍肚、金瓜寮一共建了四座敬字亭,位於下庄的這座最具歷史意義,且有百年歷史,目前已列為三級古蹟。
美濃客家文物館
美濃客家文物館位於中正湖東北方,羌子寮溪及大坑溪的匯流處,其主要功能是表現美濃農村文物的特色。傳統的客家菸樓建築模式,再加上專人於館內導覽解說,都可讓遊客們了解到勤儉持家、務農為生的客家先民們,在這片樂土上艱辛開創的奮鬥歷程。它不但保存及推廣傳統客家文物,同時具有教學、休閒及加重社區活動等多方面的功能,也是遊客們來到美濃必定前往觀賞之處所。
竹子門發電廠
民國三年日據時代,日本政府為了解決美濃地區水源不足的問題,乃興建竹子門發電廠,開鑿隧道引進荖濃溪水發電,餘水則開築獅子頭水圳灌溉農田。該發電廠廠房採巴克洛式建築,是台灣第一代發電廠,雖已列為三級古蹟,目前仍能發電。
三合院夥房及菸樓
美濃客家人的三合院夥房,造型大多與廣東嘉慶州的相同。正中間是祖堂,內奉祖宗牌位;門前有堂號、對聯,祖堂兩邊是主橫屋,屋脊中高兩側略低,同族家人依輩份住居漸成聚落,而形成夥房。自從美濃庄長林恩貴於民國二十四年引進菸草事業之後,夥房旁即可看見菸樓矗立景象,也算是美濃農村的一大特色。
黃蝶翠谷
黃蝶翠谷原來是日本人在雙溪地帶廣植鐵刀木,做為製作槍托及鐵道枕木的樹材,卻意外引來大量銀紋淡黃蝶產卵,因其幼蟲嚐食鐵刀木葉,加上氣候條件及蜜源植物等環境因素配合下,銀紋淡黃蝶的產量為世界之冠。惟近年大量砍伐使得銀紋淡黃蝶生態嚴重遭受影響,往日勝景不再。再加上本地區為美濃水庫的預定淹沒區,遭到地方鄉民的極力反對,是否開發興建水庫亦或保留生態資源,備受國人的關注。
鍾理和文學紀念館
民國六十八年由台灣文學界作家林海音、李喬等人具名,發起籌建「鍾理和文學紀念館」,館內除了收藏鍾理和個人作品及手稿外,台灣地區著名作家的手稿也在收藏之列,以期達到「台灣文學史料館」的目標。民國八十八年完成的文學步道,多名作家的佳作經雕刻在步道兩側的大石頭上,以及整個大石頭一體雕成的鍾理和坐像,皆能發人深省,令人流連忘返。
月光山隧道
座落於雙峰山西側山腳下的月光山隧道,全長一千六百七十公尺。於民國八十七年動土興建,預計九十年九月完工通車後,將可縮短美濃鎮至杉林鄉之間的距離;也可讓遊客,不必經由旗山,直接從美濃通過月光山隧道前往甲仙、六龜、南橫等地區遊玩。
紙傘及陶藝
美濃傳統客家油紙傘遠近馳名,遊客們可觀賞到油紙傘的製造過程,紙傘師傅們亦可依照遊客指定的圖案、畫片特別設計;自從美濃窯開創之後,陶藝事業在美濃的傳統農業市場可說是一枝獨秀、蒸蒸日上。目前有美濃窯、東門窯、石橋窯、美濃客家窯及美陶坊、菸樓陶藝等多家陶製廠,值得遊客們前往一遊。
開基伯公壇
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右堆統領林豐山、林桂山兩兄弟從里港武洛帶領同族四十餘人,越過荖濃溪前往美濃開墾,並在靈山山腳下建立開基伯公壇。當時因生番及平埔族等外侮常來侵襲,所以先民們都是每日渡船來往於里港及美濃之間,是為客家人移墾美濃地區之始。
原名中圳埤、又稱瀰濃湖,位於美濃東北方民權路羌子寮溪與大坑溪的匯流處,面積約二十二甲餘,為可蓄水灌溉的人工湖,並且為高雄縣僅次於澄清湖的第二大湖。湖區西北背山、三面繞田,湖光山色、環境優美,同時也是冬季候鳥作客的好所在。先總統蔣公曾多次來到美濃,並佇足於此湖前若有所思、良久不歸,民國四十五年改名為中正湖,並於湖中建一涼亭,名為中正亭,為一遊客來到美濃必定前往欣賞美景之處。
庄頭伯公壇
庄頭伯公壇興建於永安老街二十四座夥房開庄之同時,在美濃四百多座伯公壇中,是最富盛名的傳統客家伯公壇。原鄉圓拱有靠山造形的客家伯公壇,有異於閩南式的土地公廟;用石板做香位內供奉褔德正神,後植榕樹前置香案、小桌擺放供品,遊客們來到古意盎然的伯公壇前,不妨上柱清香行禮祈福。
東門樓
位於東門里庄頭河岸永安路頭的東門樓,高三丈五、周寬一五一方丈,為目前無城牆聚落中最大的城門樓。該樓建立於乾隆二十年(西元1756年),為美濃鎮最具歷史價值的古蹟立一。道光九年間,竹頭角庄民黃驤雲高中進士,在此題「大啟文明」為橫額之由來。拾級而上登樓俯看庄外,可憑弔一下先民為捍衛家園而與外敵激戰之處。
百年公井
在永安街與老街交叉處有一古井,是早期先民開庄時,提供給庄民飲水及洗滌的一口公井。如今在不顯眼的老街角,被人們用鐵欄杆圈護著,往裡一看還能瞧見晴空映照在清澈的古井中。
藍衫店
藍衫是客家人的傳統禮服,目前除了傳統祭典及歌舞表演穿著外,已不多見。美濃現存製作傳統藍衫也只剩下老字號的「錦興」了,老店位於永安街美濃國小的斜對面,遊客路過該店時,仍可看到高齡九十一歲的謝景來老師傅正在縫衣機前車著布衫。
宋屋學堂
清未時期,瀰濃庄富農皆設有家塾,延師教授「唐書」,並激勵子弟勤耕雨讀。宋家原有「白馬名家」之傳說,此一學堂是宋氏子弟考取秀才後而建。
敬字亭
亦稱敬聖亭、孔聖塔。清乾隆三十年,原鄉子弟梁啟旺眼見庄內到處紙屑,遂提議興建一座能夠處理廢紙的焚燒爐,以推廣鄉民對文字的尊重,於是在上庄、下庄、龍肚、金瓜寮一共建了四座敬字亭,位於下庄的這座最具歷史意義,且有百年歷史,目前已列為三級古蹟。
美濃客家文物館
美濃客家文物館位於中正湖東北方,羌子寮溪及大坑溪的匯流處,其主要功能是表現美濃農村文物的特色。傳統的客家菸樓建築模式,再加上專人於館內導覽解說,都可讓遊客們了解到勤儉持家、務農為生的客家先民們,在這片樂土上艱辛開創的奮鬥歷程。它不但保存及推廣傳統客家文物,同時具有教學、休閒及加重社區活動等多方面的功能,也是遊客們來到美濃必定前往觀賞之處所。
竹子門發電廠
民國三年日據時代,日本政府為了解決美濃地區水源不足的問題,乃興建竹子門發電廠,開鑿隧道引進荖濃溪水發電,餘水則開築獅子頭水圳灌溉農田。該發電廠廠房採巴克洛式建築,是台灣第一代發電廠,雖已列為三級古蹟,目前仍能發電。
三合院夥房及菸樓
美濃客家人的三合院夥房,造型大多與廣東嘉慶州的相同。正中間是祖堂,內奉祖宗牌位;門前有堂號、對聯,祖堂兩邊是主橫屋,屋脊中高兩側略低,同族家人依輩份住居漸成聚落,而形成夥房。自從美濃庄長林恩貴於民國二十四年引進菸草事業之後,夥房旁即可看見菸樓矗立景象,也算是美濃農村的一大特色。
黃蝶翠谷
黃蝶翠谷原來是日本人在雙溪地帶廣植鐵刀木,做為製作槍托及鐵道枕木的樹材,卻意外引來大量銀紋淡黃蝶產卵,因其幼蟲嚐食鐵刀木葉,加上氣候條件及蜜源植物等環境因素配合下,銀紋淡黃蝶的產量為世界之冠。惟近年大量砍伐使得銀紋淡黃蝶生態嚴重遭受影響,往日勝景不再。再加上本地區為美濃水庫的預定淹沒區,遭到地方鄉民的極力反對,是否開發興建水庫亦或保留生態資源,備受國人的關注。
鍾理和文學紀念館
民國六十八年由台灣文學界作家林海音、李喬等人具名,發起籌建「鍾理和文學紀念館」,館內除了收藏鍾理和個人作品及手稿外,台灣地區著名作家的手稿也在收藏之列,以期達到「台灣文學史料館」的目標。民國八十八年完成的文學步道,多名作家的佳作經雕刻在步道兩側的大石頭上,以及整個大石頭一體雕成的鍾理和坐像,皆能發人深省,令人流連忘返。
月光山隧道
座落於雙峰山西側山腳下的月光山隧道,全長一千六百七十公尺。於民國八十七年動土興建,預計九十年九月完工通車後,將可縮短美濃鎮至杉林鄉之間的距離;也可讓遊客,不必經由旗山,直接從美濃通過月光山隧道前往甲仙、六龜、南橫等地區遊玩。
紙傘及陶藝
美濃傳統客家油紙傘遠近馳名,遊客們可觀賞到油紙傘的製造過程,紙傘師傅們亦可依照遊客指定的圖案、畫片特別設計;自從美濃窯開創之後,陶藝事業在美濃的傳統農業市場可說是一枝獨秀、蒸蒸日上。目前有美濃窯、東門窯、石橋窯、美濃客家窯及美陶坊、菸樓陶藝等多家陶製廠,值得遊客們前往一遊。
開基伯公壇
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右堆統領林豐山、林桂山兩兄弟從里港武洛帶領同族四十餘人,越過荖濃溪前往美濃開墾,並在靈山山腳下建立開基伯公壇。當時因生番及平埔族等外侮常來侵襲,所以先民們都是每日渡船來往於里港及美濃之間,是為客家人移墾美濃地區之始。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阿奇有心事 ... 說不出來
聯絡老爹,暫定10/26到美濃,國內外大學城及博物館案例.......小組長老美
食衣:小吃,主要糧食,香蕉,菸葉,籃杉等.........................阿奇
住:傳統建築和現代建築,祠堂,原鄉建築,公園跑去哪.............小連
行:地圖,交通,旅客遊玩路線等...手繪地圖,行政中心等重要地點..阿不
人文:在地藝術家(文學、陶藝、音樂等...)從過去到現代,越多越好....小龍
暫定這禮拜日10/21(日) 下午一點圖書館 報告進度
食衣:小吃,主要糧食,香蕉,菸葉,籃杉等.........................阿奇
住:傳統建築和現代建築,祠堂,原鄉建築,公園跑去哪.............小連
行:地圖,交通,旅客遊玩路線等...手繪地圖,行政中心等重要地點..阿不
人文:在地藝術家(文學、陶藝、音樂等...)從過去到現代,越多越好....小龍
暫定這禮拜日10/21(日) 下午一點圖書館 報告進度
2007年10月7日 星期日
小校不死! 生態、創意拚活路
【聯合晚報╱記者肇瑩如、謝恩得、何炯榮、張柏東/連線報導】
2007.10.07 03:11 pm
近2年來被裁廢的小學近百所,有些被荒煙蔓草淹沒,有些成為地方上管理與治安盲點,但也有些學校在地方政府用心經營下,浴火重生,成功轉型。
→澎湖員貝國小:打造全國第一座「創意島」
澎湖縣很多離島小學被廢,縣政府的「離島國小廢校校舍轉型再利用計畫」,將白沙鄉員貝國小廢棄校舍提供給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成立「北教大澎湖創意中心」駐島創作,下一步是整建廢棄的白沙鄉離島大倉國小校舍,做為島上遊客服務中心,也可能發展成會議型度假村或冬夏令營活動舉辦地點。
「北教大澎湖創意中心」由北教大藝術系師生長期進駐校舍內創作陶藝、琉璃及澎湖風格的藝術品,遊客也可花一、二百材料費,DIY自己專屬的陶藝與琉璃藝品;創意中心同時協助澎湖業者開發創意包裝及商品,未來計劃建構數位媒體設計與工藝創作工作室,推出「藝術long stay 」遊程,吸引遊客登島欣賞自然美景與藝術遊程,打造澎湖成為全國第一座同時具有觀光與學術特色的「創意島」。
→嘉義仁光國小:變身森林教育中心
嘉義縣已有25所偏遠地區小學關閉,縣府推動校園活化計畫,目前有9處定案,包括仁光國小做為森林教育中心。
嘉義縣最早活化啟用的是3年前中埔鄉山區的石←國小改為露營區,已舉辦過數十場大大小小的露營活動;曾是全國最「高」學府的阿里山鄉香林國中海拔約2200公尺,去年2月改為「國家高地訓練中心」,去年亞運前已有一批選手前往,2008年奧運及2009世運期間還有更多選手將前往備戰。
風景優美的竹崎鄉仁光國小,位在阿里山森林火車水社寮站旁,海拔約1186公尺,學校四周是天皇山、篤鼻山、青圍山、知鳥山等組成的「四大天王山」,自然景觀和動植物資源豐富。「水社寮森林教育中心」將以廢校的仁光校區為主體,結合阿里山森林鐵路、四天王山步道、蝙蝠生態教育解說站、山中精靈館等規劃為自然教學場所。
→彰化新街國小:全國首創住宿型少年學園
芳苑鄉新街國小已廢校4年,校園內荒煙蔓草,日前彰化地方法院為不喜歡念書的少年爭取設立住宿型的少年學園,新街國小被相中,估計整建經費約需400萬元。彰化地院觀護人室主任林汀耀說,少年學園初期將安置男、女中輟生各20名,除輔導他們完成學業,最主要是依個人興趣,提供才藝訓練,讓不喜歡念書的小孩能學得一技之長。
→花蓮安通國小:阿美族老人學習天堂
玉里鎮安通國小廢校後改為松年大學秀姑巒分校,77歲的校長莊阿隆是退休老師,他見部落人口外流嚴重,決定為剩下來的老人辦個學校,目前已有學生63人,最年輕的是59歲的莊雅橘,最年長的是81歲林修生。除寒暑假之外,每天上午7時40分至下午4時10分上課,課程內容有社會新知、母語、英語、電腦、木雕、編織等。老人們對上課興趣濃厚,學起英文也有板有眼,每天上課妙趣橫生,校方每年都會定期舉辦成果展,常吸引外地遊客。
2007.10.07 03:11 pm
近2年來被裁廢的小學近百所,有些被荒煙蔓草淹沒,有些成為地方上管理與治安盲點,但也有些學校在地方政府用心經營下,浴火重生,成功轉型。
→澎湖員貝國小:打造全國第一座「創意島」
澎湖縣很多離島小學被廢,縣政府的「離島國小廢校校舍轉型再利用計畫」,將白沙鄉員貝國小廢棄校舍提供給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成立「北教大澎湖創意中心」駐島創作,下一步是整建廢棄的白沙鄉離島大倉國小校舍,做為島上遊客服務中心,也可能發展成會議型度假村或冬夏令營活動舉辦地點。
「北教大澎湖創意中心」由北教大藝術系師生長期進駐校舍內創作陶藝、琉璃及澎湖風格的藝術品,遊客也可花一、二百材料費,DIY自己專屬的陶藝與琉璃藝品;創意中心同時協助澎湖業者開發創意包裝及商品,未來計劃建構數位媒體設計與工藝創作工作室,推出「藝術long stay 」遊程,吸引遊客登島欣賞自然美景與藝術遊程,打造澎湖成為全國第一座同時具有觀光與學術特色的「創意島」。
→嘉義仁光國小:變身森林教育中心
嘉義縣已有25所偏遠地區小學關閉,縣府推動校園活化計畫,目前有9處定案,包括仁光國小做為森林教育中心。
嘉義縣最早活化啟用的是3年前中埔鄉山區的石←國小改為露營區,已舉辦過數十場大大小小的露營活動;曾是全國最「高」學府的阿里山鄉香林國中海拔約2200公尺,去年2月改為「國家高地訓練中心」,去年亞運前已有一批選手前往,2008年奧運及2009世運期間還有更多選手將前往備戰。
風景優美的竹崎鄉仁光國小,位在阿里山森林火車水社寮站旁,海拔約1186公尺,學校四周是天皇山、篤鼻山、青圍山、知鳥山等組成的「四大天王山」,自然景觀和動植物資源豐富。「水社寮森林教育中心」將以廢校的仁光校區為主體,結合阿里山森林鐵路、四天王山步道、蝙蝠生態教育解說站、山中精靈館等規劃為自然教學場所。
→彰化新街國小:全國首創住宿型少年學園
芳苑鄉新街國小已廢校4年,校園內荒煙蔓草,日前彰化地方法院為不喜歡念書的少年爭取設立住宿型的少年學園,新街國小被相中,估計整建經費約需400萬元。彰化地院觀護人室主任林汀耀說,少年學園初期將安置男、女中輟生各20名,除輔導他們完成學業,最主要是依個人興趣,提供才藝訓練,讓不喜歡念書的小孩能學得一技之長。
→花蓮安通國小:阿美族老人學習天堂
玉里鎮安通國小廢校後改為松年大學秀姑巒分校,77歲的校長莊阿隆是退休老師,他見部落人口外流嚴重,決定為剩下來的老人辦個學校,目前已有學生63人,最年輕的是59歲的莊雅橘,最年長的是81歲林修生。除寒暑假之外,每天上午7時40分至下午4時10分上課,課程內容有社會新知、母語、英語、電腦、木雕、編織等。老人們對上課興趣濃厚,學起英文也有板有眼,每天上課妙趣橫生,校方每年都會定期舉辦成果展,常吸引外地遊客。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