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生態園區
「生態博物館 」或「主題性公園 」 ,與其發展脈絡與背景。「生態博物館」起源於歐洲,一般針對的是遺址或戶外的收藏品,如建築、雕刻等 ,或是完全重塑及模擬一個舊時的空間與活動,使參觀者如同回到歷史的時空。
而「主題公園」則起源於美國,一般遊樂園為招攬遊客所設計的展示或遊覽主題及消費方式。特別就文化意義與功能,兩者均有其缺陷與發展所遇到的瓶頸。前者常過於僵化,或將價值觀建構在某一時空,缺乏創新與比較的可能性;後者雖然在包裝及手法上均有突破,但強烈的遊樂性質往往掩蓋了教育與啟發的功能。
從園區多元化的目標與功能來看,它應該是多功能的設施,而非單向度的活動空間。由於不同功能的設施與活動可以相互支援並合在一起,例如傳承與推廣的活動,因此,若要給園區一個合適的形容詞,它可以是個「多功能的文化園區,一個以客家文化的傳承與推廣為其重點的生態博物館。
美濃生態文化園區對於客家文化與傳統產業之推廣、研究、與傳承活動;提供相互的支援與互動 就其遊憩與對外的功能而言,它提供了民眾參與園區活動的可能性,同時提供了民眾參與農事課程的機會;就傳承的功能而言,美濃愛鄉協進會與旗美社區大學提供了園區藝文活動以及未來傳統藝術傳承所需的資源,以及傳統藝術再生與推廣所需的人力與活力;就研究的功能而言,園區提供了愛鄉協進會和旗美社區大學一個與外界技術合作的教學平台 ,以及文化推廣與再生,助長一個有深度及有反省能力的發展機會。園區的多功能與互相支援的特性,足以構成對園區的想像,及規劃與設計的主要依據與原則。
園區空間意象
美濃生態園區雖以客家傳統文化與產業為主要焦點,但就其被賦予的功能及活動的設計,將不同於以往一般的民俗遊憩場所,因此園區的規劃勢必得跳脫一般民眾對於民俗村的刻板印象,才有利於展現客家傳統文化與產業在現實的社會環境下所可發展的空間與活力。
園區呈現一個傳統聚落的人文生態環境,作為一個客家文化園區的背景環境,其空間及建築形式也必然將反應及因循一些傳統的作法;但另一方面,園區活動設計的需求及其他基地與材料的條件等,也使得其空間形式與組織等須作調整,以符合實際的需求。美濃生態園區的意象應不再被鎖定在一個完全依循舊有的博物館或是主題公園形式中,反而以客家傳統內涵為基礎,並考量實際環境與活動需求的創新方向 才是美濃生態園區空間規劃與設計所要追求的目標。
一座活的博物館
美濃生態園區與一般以遊憩設施為主的主題公園不同之處,在於一方面”園區”內的美濃居民從早到晚生活在其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包括農民、傳統匠師、學生、公務員、商人等 即形成一個最真實的生態園區。 而另方面,就純粹遊憩功能而言 園區所企圖呈現的亦是一個活生生的客家文化與傳統產業傳承的環境,而非一般遊樂園式虛構的景物 園區中強調的遊憩模式是一個使遊客能直接參與美濃人的生活與農事課程其過程中最真實的一面。 除軟體的規劃外,空間規劃與設計亦必須負擔起營造美濃生態園區的任務。
* 園區的空間不是佈景,而是最真實的生還環境,在空間上所要處理的不僅是形式,而必須包括生活的經驗及活動與行為的細節。
人文生態組織
「人文生態」指出了一個人與生態互動共生的關係,提供了客家傳統產業的一個啟發性的觀點 在這之中,客家傳統產業的時空背景不應是一個片段的聚落景象,而是一個與環境相關的、整體的、緊密相連的產業與生活環境。
參與性的遊覽經驗
美濃生態園區有別於一般靜態的民俗遊憩設施,其所要經營的是一個參與性的遊覽經驗。「參與性」簡單的說,包括了參與文化與在地生活的體驗等,例如客家傳統工藝表演、農事課程研習營等的內容,所強調的是一種動手做的經驗。「參與」更包括園區內傳統手工藝的製作、戲劇排演,更能走入寬廣的農田體驗農村的景觀等,強調的是真實氣氛的經驗與感受。
農業地景與聚落區位的關係
美濃生態園區為呈現較整體性的人文生態組織,故其聚落的景象與農業景觀及生活環境應為一種緊密相連的關係,從美濃的地景來看,產業景觀通常分怖在聚落的四周。設計規劃提出陸路與水路作為交通連結的想像,兩區之間通常有一過渡帶,有一些茶鋪及伯公廟等不同性質空間的轉換。園區內的活動以愛鄉協進會、旗美社區大學與社區的連結作為主軸。定期的舉行主題性藝文活動,促進與當地的合作機會,並利用菸業輔導站作為主題展示館,大小表演空間,形成美濃生態園區中的活動節點。
以美濃基地為例,聚落區與產業景觀區因物質流通、祭祀空間、人際網絡及社會關係,而形成複雜的互動關係。
菸業輔導站與市街的關係
菸業輔導站為美濃菸業歷史與人文生態的導讀與延伸。設置於美濃生態園區的菸業輔導站,作為其傳統產業中菸業發展與展示的櫥窗、提通文物、文獻、生活資訊… 的深度撩解與展示,並配合節令之變更展示內容,為整個園區展示系統的核心。
因此菸業輔導站與美濃鎮市街應:
由於菸業輔導站具有展示網路中心的地位,是提供特展與較大展示的場地,針對以遊客為主,希望遊客能方便到達,因此區位設定於主動線上,並為人群的集散及視覺的焦點之一 以方便各類使用者到達。
菸業輔導站的活動密度是生態園區最高的地方,菸業主題館主要為靜態展示,又必須與輔導站中戶外空間有密切關連,因此應有一中介空間作為氣氛轉換,並提供遊客靜下心思考與休息的場所。
目前進駐於菸業輔導站中的民間社團,以菸業輔導站為基地,向美濃地區甚至全台灣來發聲。因為進駐社團的多元性,菸業輔導站可利用此機會,另闢主題性活動作為城鄉交流的經驗。
目前進駐之民間社團: 美濃後生會、泰安社區發展協會、南洋台灣姊妹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